点击一下,解锁更多精彩小说
。如今想到能回家,他非常兴奋。张牛儿却有些不为所动,家有什么好的?他巴不得国君现在就把他召去当兵。在家里除了挖野菜就是放牛,要不就是听母亲的唠叨和她与父亲的争吵。他经常到家旁边的小河边看水里映出来的他的面孔,坚毅的面孔下,是一双渴望的,泛着光芒的眼睛,高耸的鼻子因为总是埋进草里挨着土地,鼻头总有泥土,嘴唇干裂却饱满。怎么看怎么不甘心。这张脸,应该在战场上,在大殿上才对,不应该在这土地里。他时常梦见自己是一名威武的将军,为国家开辟新的疆土,保卫国家免受外敌的侵扰,身上的荣誉数不胜数。然而每次一睁眼,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民,他就愤怒。可这又是无法改变的事实,七岁的他,根本没有能力。倒是有些好高骛远,悲愤总是和无奈挂钩。七岁的孩子哪里就有这些想法?这是村里的人都无从得知的,在父母眼里,就是病。
这时候那名士兵告诉他一个重大的消息——王翦将军大破赵军,虏了赵王迁。也就是说,赵国没了。七岁的张牛儿疯狂了,他撇下那名士兵,在村里来回穿梭,嘴里呼喊着这个消息。他要告诉所有人,他的话真的实现了。但是对于村里的人来说,再大的事,也比不上下地。每天的庄稼事是雷打不动的。瞎跑一通的张牛儿发现自己的惊人之举没受到关注,感到痛苦万分。这给他的自尊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。可是没有谁在乎他那微不足道的自尊。他的父母正站在门口,催着他去挖野菜。
到他十二岁,他的父母才开始重视他起来。这一年,他又预言成功——王翦将军和蒙武将军虏了楚王负刍,楚亡。这是全村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。当年孝文王迎娶华阳夫人的时候,两国之间是多么得和睦友善。怎么转眼之间楚国就没了?这个时候,大家才发现,十二岁时的张牛儿,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。父母决定,将他送去学堂。拖亲带友,把家里都掏空了,终于有先生愿意教他读书识字。在先生那里度过了一年。十三岁的一个午后,他还在背诵《论语》,就听见有军队入村的声响。他对军队里武器发出的叮铃咣当的声音特别敏感。他着急地想去看看,而先生却不允许。他听着声音渐行渐远,终于忍不住,放下书火急火燎地赶到大路上。军队已经远去,但他们的消息却照旧留了下来——最北边的燕国被灭。这消息并没有引起村民过多的关注,燕国实在太遥远。又一年,齐王降,齐国亡。十四岁的张牛儿遥望东边,那里,是孔圣人的故乡呀!自从开始读书,他便深深被孔子的思想所吸引。孔子为他带来快乐和精神源泉。他决心要像孔圣人那样,游历各国,传播仁义思想。也希望有一天他能自成体系,名垂千史。可他的愿望不能实现了。齐国灭亡之后,一个重磅的消息传播在中华大地上。
“王初并天下,自以为德兼三皇,功过五帝,乃更号曰‘皇帝’,命为‘制’,令为‘诏’,自称‘朕’。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。制曰:‘死而以行为谥,则是子议父,臣议君也,甚无谓。自今以来,除谥法。朕为始皇帝,后世以计数,二世、三世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。’。”
村里没有人能十分懂得这个意思。读了书的张牛儿却明白,周已经是过去的事情。如今的始皇帝,应该就是过去的周武王。这算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还没有缓过神来,又一个消息传来。
“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郡置守、尉、监。更名民曰‘黔首’。”
他们村所在的南郑县区域被划到汉中郡。从那天开始,村子里里外外到处都是穿上新战甲的士兵。一个个手里都扛着两人高的长矛,有的还背着弓箭。他们的军官扶着腰间别着的剑,和里长商量着什么。然后,某一天,村里所有人都被召集起来。里长宣布,他们村里开始推举新的伍长和什长。初并天下,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(本章完)